“老師,我從來都沒有考過第一名,以后也能成為一個厲害的人嗎?” 9月8日下午,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雙星小學六年級學生唐菡在聽完一節直播課后,向遠程老師當場發問。
“那當然了,上學時考第一名,不等于未來的成功,考最后一名也不等于未來不成功,不管你在第幾名,都要保持學習的熱情、志向的火苗,你能做的事情一定你比想象的要多很多。只要你在努力,希望就永遠在?!?
為他解答的,是新東方創始人、北京情系遠山公益基金會發起人俞敏洪。當天,由北京情系遠山公益基金會發起的“遠山博學課”公益項目正式啟動,未來一年內,將邀請社會各領域名人,利用學校課后服務時間,通過互聯網直播的方式,向鄉村中小學生講述科學、文化、藝術、體育、心理等領域的知識,為鄉村學校補充素質教育資源,幫助學生提升全方位素養,激勵他們樹立遠大理想,走向更廣闊的發展平臺。
“孩子們好,看到你們就像看到自己小時候的樣子。我跟你們一樣大的時候,也是農村孩子,在土坯房完成小學教育,在破廟里完成初中、高中教育。學習條件比你們差很多。后來通過自己的努力,高考考了三年,最后考到了北京大學讀書。北京大學就在我現在所在的直播間隔壁,走路只需要5分鐘?!庇崦艉槭紫确窒砹俗约旱某砷L經歷,通過自己克服困難,從農村考到北京大學讀書,并且持續努力成就一番事業的故事,鼓勵學生們不管身處多么艱苦的環境,遇到什么樣的困難,都要拼命地成長和進步。
接著,俞敏洪向鄉村孩子提出兩點建議。
第一,要學會讀書。對于課內知識,在每門課都達標的同時,想辦法把一門課學得更好一些,這樣就能提升自信心,有了學下去的勇氣和熱情?!敖又?,你要做一件無比重要的事情,像我一樣喜歡課外閱讀。只有通過閱讀,你才能發現知識有多好玩,世界有多大,才能有更加廣闊的視野和更加豐富的感情,萌生走出大山、到世界看看的愿望,考上大學后再回來,就能夠為家鄉做出更大的貢獻?!标P于閱讀,他提出兩個具體建議,建議學生每個星期至少讀一本課外書籍,通過閱讀文字保持大腦活躍,而不要經??措娨?、玩手機。另外,建議校長和老師利用好學校的圖書室,把好書介紹給學生,挑選優秀的章節給孩子閱讀,引導孩子進入閱讀的美妙天地。
第二,要樹立志向?!爸鞠蚴亲屪约旱纳兊酶玫囊环N強烈的目標。志向不是某個具體的東西,而是心中有一團火,有一盞燈,在茫茫大海中為你指引著人生的方向,引導你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,讓自己每天比昨天進步一點,逐漸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?!?
最后,俞敏洪再次給孩子們送上激勵,“人只有一生,過得精彩與否,某種意義上是我們自己來決定的,不是靠父母,也不靠家鄉山清水秀,更加不靠老天給你帶來的偶然的運氣,靠的是你自己的點點滴滴的努力。通過努力變得越來越優秀,越來越聰明,知識越來越多,眼光越來越長遠,能力越來越強。在這個過程中,你就會做出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情,看到你意想不到的更加浩瀚的宇宙,還會遇到意想不到的更加優秀的人,跟你共同努力?!?
中國教育的根在鄉村。然而,受到位置偏遠、師資短缺等現實條件的制約,鄉村整體教育質量較城市仍存在較大差距。特別是在素質素養教育方面,由于很多鄉村學校缺少音樂、體育、美術、心理等專職教師,且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較少,很多學生存在一些典型短板,如健康知識匱乏,自卑,不敢表達,合作能力、領導力欠缺等等。全面提升鄉村學生的綜合素養,才能真正縮小城鄉教育差距。
那么鄉村學生需要什么樣的教育?對于這個問題,在鄉村長大,長期關注并支持鄉村教育的俞敏洪有著自己的思考。
“鄉村教育不等于鄉村孩子的教育,鄉村教育是基于鄉村優勢的一種教育?!痹谟崦艉榭磥?,推動鄉村教育發展,一是要利用鄉村教育的優勢,做基于鄉村的教育,基于大自然的教育,基于鄉村親情與傳統文化的教育;二是要開展面向未來的教育,通過遠程教育的方式,讓鄉村孩子接觸到和城市孩子一樣廣博、前沿的知識。最終培養出既親近自然,和中國傳統文化無縫鏈接,又和現代化、未來世界親密對接的孩子。
于是,在俞敏洪的提議下,“遠山博學課”應運而生。課程在內容設計上秉持“以學生為本,以鄉土為根”的理念,將普適性知識與鄉土文化進行有機結合,既體現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要求,又貼近鄉村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特點。上半年,課程聚焦“探索奇妙世界”,旨在通過豐富多元的課程,引導孩子們感受不一樣的世界,體會求知的樂趣,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。下學期,課程將鎖定“發現家鄉故事”,幫助孩子理解家鄉,熱愛家鄉,增強身份歸屬感與自信心。
接下來,“遠山博學課”將邀請更廣泛的力量參與其中,并結合鄉村學校需求和師生反饋,不斷完善課程內容,最終建立起博學課程資料庫,為欠發達地區持續供給優質教育資源,用科技助力教育均衡。
伴隨著孩子們的掌聲,第一節“遠山博學課”結束了。未來,一座科學、文化知識寶庫正在向越來越多的鄉村學生們敞開大門,更加寬廣的世界等待他們去發現,去創造。